铿锵在线

名著如何被翻译糟蹋?

近日,一篇名为《译著有危险,读者需谨慎:被翻译糟蹋的社科名著》的帖子在剪客网上刊出并广泛流传,认为近年来翻译界“Google体”、“金山体”屡出不穷,并列举了17种被译者“糟蹋成垃圾”的名著,包括《通往奴役之路》、《罗马帝国衰亡史》、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、《知识考古学》等,其中不乏知名出版社,涉及黄雨石、王晓朝等著名翻译家。这篇帖子虽然主要是近年来豆瓣评论和书评人的言论汇编,但大体反映了翻译图书的乱象。

这篇帖子的温馨之处在于,介绍一本反例的同时也推荐一部较好的译本,比如《罗马帝国衰亡史》的商务印书馆译本不佳,但是吉林出版集团的席代岳译本较好;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》群言出版社译本不佳,但广西师大版译文较好;《经济与社会》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译本较好等等。这说明目前的问题不在于翻译界缺少人才,而在于部分翻译者缺乏责任心。翻译这项工作有点像下围棋,人们不会记得你下了多少妙手,只会记得你下了几步昏招。有些译者说自己的翻译是“免检”产品,这就道出了烂翻译能在名社出版的原因之一。译者自恃有身份,翻译时不再“一名之立,旬日踟蹰”,甚至让自己的研究生分头翻译,更等而下之的则使用翻译软件。出版社对名家的译本缺乏警惕性,认为有了成功译本便不必试译,编辑不敢对译者水平提出异议,更不敢轻易退稿。如果翻译仅仅有一个版本倒也罢了,如今对名著的翻译往往有多个版本,读者可以通过市场反馈选择口碑较好的版本。六七年前某位译者因为“昏招”迭出,已经没有出版社再找他翻译,都担心译本卖不出去,这就是一个证明。

翻译图书市场选择,这有优点也有不足。优点是,读者可以互相对比,择善而从。缺点是,引进版图书合同规定的销售期往往仅有五年,因此留给翻译的时间越长,留给销售的时间越短,译者只好在短短的两三个月期间便译完十万余字的图书,缺少打磨的时间,这就加大了图书出错的概率。其实这缺点并非市场经济导致,恰恰是不按市场规律导致。国外聘请译者时,对翻译公司或个人招标。翻得好的奖励,翻得差的罚款,这才是用市场手段产生优质译本的方法。国内翻译图书本来市场不大,目前很难启用这样的机制,尤其是学术图书出版,往往只考虑上级下达的选题指标,并不考虑销量,更不会过多考虑其可读性和准确性。审校此类图书的编辑缺乏有效的专家评审,或者专家评审不足以影响出版社决策,这也是此类翻译能够在知名大社通过选题论证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