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日、24日两天,上海市同济、华东师大、华东理工、上海财大、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,考生人数逾万。记者上午发现,六所高校中,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,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,这一“学科歧视”现象引起众多考生、教师的关注。(据1月24日人民网)
不考语文却 要考英语?这让我有点纳闷,这是在香港招生吗?这是在美国招生吗?我搓了搓眼睛,发现新闻上真真实实写着“同济、华东师大、上海财大……”这明明白白是在中国大陆招生,如此“厚英语薄语文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!
对此,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,“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,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。之所以考英语,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,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,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。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,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。”原来如此!“选拔专业人才”是可以丢掉语文的,我不知道,一个连自己的母语可能都不及格的考生算是哪门子“专业人才”?搞学术需要英语,难道中国自己连一点点可以倚靠的资料都没有,要全搬外国的吗?为了“减轻考生负担”,中国的老师们什么时候这么关心起学生的“负担”来了?英语不好“没有前途”,语文不好就大有前途?其实老师们大可不必解释,英语和语文在你们心里孰重孰轻,白痴都已经看出来了。
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,母语都是最重要的,因为这饱含着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。许多华人在外面已经经历了第三代、第四代,可是很多人还是丢不开中华情结,写中国字,说中国话,因为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方。随着国力的增强,中华文明逐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,“汉语热”正在世界各地上演,学好语文已经是很多老外的选择。可是我们自己的大学在自主招生时却丢弃了自己的文化,岂不悲哉?
这个世界很浮躁,这个世界很功利。为了选拔“专业人才”,学习数理化够了,学习英语够了,学什么语文、管它什么中华文明呢?文化又不能当饭吃,只有那些“老古董”们才死守着不放,我们只为自己的专业服务,有需要的,我们学习,没必要的统统丢弃,关键时刻,有些人连自己的祖国也可以不认,何况区区一门语文课?
我有点担心,不考语文的招生考试长期演绎下去,我们的母语会不会被丢弃,我们的中华文明会不会被丢弃。没有祖国文化熏陶的“专业人士”会不会像一台只会工作的机器,内心冰冷,动作机械。但愿是我杞人忧天。
 2010-02-02
2010-02-02  作者:祝云洪
作者:祝云洪
 来源:红网
来源:红网  发布:Clang
发布:Clang 热度:º
热度:º
 中秋:文化长河中的诗意回响
中秋:文化长河中的诗意回响 永远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,是一种高级修养
永远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,是一种高级修养 请保持内心的光,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
请保持内心的光,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 疫情过后,你最想见到的人是谁呢?
疫情过后,你最想见到的人是谁呢? 为什么蝙蝠浑身都是病毒却死不了
为什么蝙蝠浑身都是病毒却死不了 最舒服的关系,是聊得来
最舒服的关系,是聊得来 民谣里的怀念——那个白裙飘飘年代的《心愿》
民谣里的怀念——那个白裙飘飘年代的《心愿》 活着,就是最大的意义
活着,就是最大的意义 重阳节“突击敬老”背后,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
重阳节“突击敬老”背后,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《流浪地球》的社会想象力:“先天特色”与“后天不足”
《流浪地球》的社会想象力:“先天特色”与“后天不足” 你忙碌疲惫时的好脾气很值得学习
你忙碌疲惫时的好脾气很值得学习 为什么中国不敢禁售苹果iPhone
为什么中国不敢禁售苹果iPhone